小区里见过最让人心寒的一幕:一个五六岁的男孩追着流浪猫扔石头,猫躲在车底瑟瑟发抖十大证券公司的排名,他还兴奋地拍着手喊“快出来挨打”,而旁边的妈妈只低头刷手机,随口说了句“别跑太远”。
真的别再信“树大自然直”这种鬼话了,孩子的教养从来不是凭空长出来的,就像小树得靠人修剪才能长直,那些待人接物的分寸、为人处世的底线,全得靠父母手把手教。你要是偷懒等着他“自己悟”,等他哪天因为没教养被人嫌弃、吃了大亏,再后悔可就晚了!
先说敬畏生命这事儿,我闺蜜家孩子以前总爱踩蚂蚁,一开始她也没当回事,觉得“小孩都这样”,直到有次孩子把金鱼从鱼缸里捞出来玩,看着鱼快死了还笑着说“它不动了真好玩”,她才慌了。后来她带着孩子给蚂蚁“搬家”,教孩子给流浪猫喂粮,告诉孩子“小蚂蚁也有妈妈,踩疼了它妈妈会难过”“小猫饿肚子的时候,跟你找不到妈妈一样害怕”。慢慢的孩子变了,看到小虫子会轻轻绕开,还会主动把自己的零食分给流浪狗。你看,孩子不是天生冷漠,是你没教会他心疼生命——这份“软心肠”,才是他未来最珍贵的底色。
再说说明辨是非的“尺子”,我邻居家孩子之前总抢别的小朋友玩具,家长还护着说“孩子小不懂事”,结果后来孩子在幼儿园撒谎说同学偷了他的笔,被老师拆穿了还不认错。其实孩子哪懂什么对错?你得在小事里教他:喜欢别人的玩具,要问“能不能借我玩一会儿”,而不是直接抢;答应别人的事,比如“下午一起搭积木”,就不能临时反悔;公共场合说话要小声,因为会吵到别人休息。这些道理不是靠吼出来的,是你在他每次犯错时,耐心告诉他“为什么不对”“该怎么做”,次数多了,那把“对错尺”才会刻进他心里,让他走再远都不跑偏。
最后是看世界的“窗户”,我儿子小时候看到外卖员叔叔戴头盔,就问“他为什么总戴着帽子”,我没制止他,而是告诉他“叔叔戴头盔是为了保护自己,他每天骑车送外卖很辛苦,我们拿到外卖说声谢谢,叔叔会很开心”。后来带他去旅游,看到不同民族的人穿特色衣服,他会主动说“这个衣服真好看”。其实孩子对世界的好奇特别珍贵,你别总用“别乱说”“别问了”把他的窗户关上,不如带着他了解:为什么有的人皮肤是黑色的?为什么有的地方过年吃饺子,有的地方吃汤圆?告诉他人和人不一样很正常,理解别人的不容易、包容不一样的生活方式,他的眼界才会宽,胸怀才会大——毕竟未来的世界,需要的是能容得下差异的人,不是只看得见自己的人。
说真的,养孩子从来不是“喂饱穿暖”就够了,那些藏在细节里的教养,才是你能给孩子最好的礼物。你怎么对服务员说谢谢,孩子就会怎么对保洁阿姨;你怎么耐心听老人说话,孩子就会怎么听小朋友表达;你怎么包容别人的小失误,孩子就会怎么对待身边人的不完美。
别指望幼儿园老师、学校能把孩子的教养教好,家庭才是第一个课堂,你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。今天你在他心里种下“尊重”,明天他才会收获别人的尊重;今天你教他“善良”,明天他才会被世界温柔以待。孩子的教养,藏在你每一次的言传身教里,也藏在你从不偷懒的耐心里——毕竟十大证券公司的排名,没有突然变好的孩子,只有不肯用心的父母。
红腾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